种类
系统病毒
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这些病毒的一般共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如CIH病毒。
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共有特性是通过 *** 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 *** 的特性。比如冲击波(阻塞 *** ),小邮差(发带毒邮件) 等。
木马病毒、黑客病毒
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 Hack 。木马病毒的共有特性是通过 *** 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则有一个可视的界面,能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木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即木马病毒负责侵入用户的电脑,而黑客病毒则会通过该木马病毒来进行控制。现在这两种类型都越来越趋向于整合了。一般的木马如 *** 消息尾巴木马 Trojan. *** 3344 ,还有大家可能遇见比较多的针对 *** 游戏的木马病毒如 Trojan.LMir.PSW.60 。这里补充一点,病毒名中有PSW或者什么PWD之类的一般都表示这个病毒有盗取密码的功能(这些字母一般都为“密码”的英文“password”的缩写)一些黑客程序如: *** 枭雄(Hack.Nether.Client)等。
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的共有特性是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毒,如红色代码(Script.Redlof)。脚本病毒还会有如下前缀:VBS、 *** (表明是何种脚本编写的),如欢乐时光(VBS.Happytime)、十四日(Js.Fortnight.c.s)等。
宏病毒
其实宏病毒是也是脚本病毒的一种,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在这里单独算成一类。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第二前缀是:Word、Word97、Excel、Excel97(也许还有别的)其中之一。凡是只感染WORD97及以前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Word97;凡是只感染WORD97以后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Word;凡是只感染EXCEL97及以前版本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97;凡是只感染EXCEL97以后版本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以此类推。该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能感染OFFICE系列文档,然后通过OFFICE通用模板进行传播,如:著名的美丽莎(Macro.Melissa)。
后门病毒
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通过 *** 传播,给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
病毒种植程序病毒
这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运行时会从体内释放出一个或几个新的病毒到系统目录下,由释放出来的新病毒产生破坏。如:冰河播种者(Dropper.BingHe2.2C)、MSN射手(Dropper.Worm.Smibag)等。
破坏性程序病毒
破坏性程序病毒的前缀是:Harm。这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便会直接对用户计算机产生破坏。如:格式化C盘(Harm.formatC.f)、杀手命令(Harm.Command.Killer)等。
玩笑病毒
玩笑病毒的前缀是:Joke。也称恶作剧病毒。这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会做出各种破坏操作来吓唬用户,其实病毒并没有对用户电脑进行任何破坏。如:女鬼(Joke.Girl ghost)病毒。
捆绑机病毒
捆绑机病毒的前缀是:Binder。这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病毒作者会使用特定的捆绑程序将病毒与一些应用程序如 *** 、IE捆绑起来,表面上看是一个正常的文件,当用户运行这些捆绑病毒时,会表面上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然后隐藏运行捆绑在一起的病毒,从而给用户造成危害。如:捆绑 *** (Binder. *** Pass. *** Bin)、系统杀手(Binder.killsys)等。 以上为比较常见的病毒前缀,有时候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其他的,但比较少见,这里简单提一下: DoS:会针对某台主机或者服务器进行DoS攻击; Exploit:会自动通过溢出对方或者自己的系统漏洞来传播自身,或者他本身就是一个用于Hacking的溢出工具; HackTool:黑客工具,也许本身并不破坏你的机子,但是会被别人加以利用来用你做替身去破坏别人。 你可以在查出某个病毒以后通过以上所说的 *** 来初步判断所中病毒的基本情况,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在杀毒无法自动查杀,打算采用手工方式的时候这些信息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编辑本段相关
Backdoor,危害级别:1, 说明: 中文名称—“后门”, 是指在用户不知道也不允许的情况下,在被感染的系统上以隐蔽的方式运行可以对被感染的系统进行远程控制,而且用户无法通过正常的 *** 禁止其运行。“后门”其实是木马的一种特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后门”可以对被感染的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如:文件管理、进程控制等)。 Worm,危害级别:2, 说明: 中文名称—“蠕虫”,是指利用系统的漏洞、外发邮件、共享目录、可传输文件的软件(如:MSN、OICQ、IRC等)、可移动存储介质(如:U盘、软盘),这些方式传播自己的病毒。这种类型的病毒其子型行为类型用于表示病毒所使用的传播方式。 Mail,危害级别:1说明:通过邮件传播 IM,危害级别:2,说明:通过某个不明确的载体或多个明确的载体传播自己 MSN,危害级别:3,说明:通过MSN传播 *** ,危害级别:4,说明:通过OICQ传播 ICQ危害级别:5,说明:通过ICQ传播 P2P,危害级别:6,说明:通过P2P软件传播 IRC,危害级别:7,说明:通过ICR传播 其他,说明:不依赖其他软件进行传播的传播方式,如:利用系统漏洞、共享目录、可移动存储介质。 Trojan,危害级别:3,说明: 中文名称—“木马”,是指在用户不知道也不允许的情况下,在被感染的系统上以隐蔽的方式运行,而且用户无法通过正常的 *** 禁止其运行。这种病毒通常都有利益目的,它的利益目的也就是这种病毒的子行为。 Spy,危害级别:1,说明:窃取用户信息(如文件等) PSW,危害级别:2,说明:具有窃取密码的行为 DL,危害级别:3,说明:下载病毒并运行,判定条款:没有可调出的任何界面,逻辑功能为:从某网站上下载文件加载或运行. 逻辑条件引发的事件: 事件1、.不能正常下载或下载的文件不能判定为病毒 ,操作准则:该文件不能符合正常软件功能组件标识条款的,确定为:Trojan.DL 事件2.下载的文件是病毒,操作准则: 下载的文件是病毒,确定为: Trojan.DL IMMSG,危害级别:4,说明:通过某个不明确的载体或多个明确的载体传播即时消息(这一行为与蠕虫的传播行为不同,蠕虫是传播病毒自己,木马仅仅是传播消息) MSNMSG,危害级别:5,说明:通过MSN传播即时消息 *** MSG,危害级别:6,说明:通过OICQ传播即时消息 ICQMSG,危害级别:7,说明:通过ICQ传播即时消息 UCMSG,危害级别:8,说明:通过UC传播即时消息 Proxy,危害级别:9,说明:将被感染的计算机作为 *** 服务器 Clicker,危害级别:10,说明:点击指定的网页 ,判定条款:没有可调出的任何界面,逻辑功能为:点击某网页。 操作准则:该文件不符合正常软件功能组件标识条款的,确定为:Trojan.Clicker。 (该文件符合正常软件功能组件标识条款,就参考流氓软件判定规则进行流氓软件判定) Dialer,危害级别:12,说明:通过拨号来骗取Money的程序 ,注意:无法描述其利益目的但又符合木马病毒的基本特征,则不用具体的子行为进行描述 AOL、Notifier ,按照原来病毒名命名保留。 Virus,危害级别:4,说明:中文名称—“感染型病毒”,是指将病毒代码附加到被感染的宿主文件(如:PE文件、DOS下的COM文件、VBS文件、具有可运行宏的文件)中,使病毒代码在被感染宿主文件运行时取得运行权的病毒。 Harm,危害级别:5,说明:中文名称—“破坏性程序”,是指那些不会传播也不感染,运行后直接破坏本地计算机(如:格式化硬盘、大量删除文件等)导致本地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的程序。 Dropper,危害级别:6,说明:中文名称—“释放病毒的程序”,是指不属于正常的安装或自解压程序,并且运行后释放病毒并将它们运行。 判定条款:没有可调出的任何界面,逻辑功能为:自释放文件加载或运行。 逻辑条件引发的事件: 事件1:.释放的文件不是病毒。 操作准则: 释放的文件和释放者本身没逻辑关系并该文件不符合正常软件功能组件标识条款的,确定为:Droper 黑客工具
事件2:释放的文件是病毒。 操作准则: 释放的文件是病毒,确定该文件为:Droper Hack,危害级别:无 ,说明:中文名称—“黑客工具”,是指可以在本地计算机通过 *** 攻击其他计算机的工具。 Exploit,漏洞探测攻击工具 DDoser,拒绝服务攻击工具 Flooder,洪水攻击工具 ,注意:不能明确攻击方式并与黑客相关的软件,则不用具体的子行为进行描述 Spam,垃圾邮件 Nuker、Sniffer、Spoofer、Anti,说明:免杀的黑客工具 Binder,危害级别:无 ,说明:捆绑病毒的工具 正常软件功能组件标识条款:被检查的文件体内有以下信息能标识出该文件是正常软件的功能组件:文件版本信息,软件信息(注册表键值、安装目录)等。 宿主文件 宿主文件是指病毒所使用的文件类型,有是否显示的属性。目前的宿主文件有以下几种。 *** 说明:JavaScript脚本文件 VBS 说明:VBScript脚本文件 HTML 说明:HTML文件 Java 说明:Java的Class文件 COM 说明:Dos下的Com文件 EXE 说明:Dos下的Exe文件 Boot 说明:硬盘或软盘引导区 Word 说明:MS公司的Word文件 Excel 说明:MS公司的Excel文件 PE 说明:PE文件 WinREG 说明:注册表文件 Ruby 说明:一种脚本 Python 说明:一种脚本 BAT 说明:BAT脚本文件 IRC 说明:IRC脚本
编辑本段事件
1.Elk Cloner(1982年) 它被看作攻击个人计算机的之一款全球病毒,也是所有令人头痛的安全问题先驱者。它通过苹果Apple II软盘进行传播。这个病毒被放在一个游戏磁盘上,可以被使用49次。在第50次使用的时候,它并不运行游戏,取而代之的是打开一个空白屏幕,并显示一首短诗。
2.Brain(1986年) Brain是之一款攻击运行微软的受欢迎的操作系统DOS的病毒,可以感染360K软盘的病毒,该病毒会填充满软盘上未用的空间,而导致它不能再被使用。
3.Morris(1988年) Morris该病毒程序利用了系统存在的弱点进行入侵,Morris设计的最初的目的并不是搞破坏,而是用来测量 *** 的大小。但是,由于程序的循环没有处理好,计算机会不停地执行、复制Morris,最终导致死机。
4.CIH(1998年) CIH病毒是迄今为止破坏性最严重的病毒,也是世界上首例破坏硬件的病毒。它发作时不仅破坏硬盘的引导区和分区表,而且破坏计算机系统BIOS,导致主板损坏。 此病毒是由台湾大学生陈盈豪研制的,据说他研制此病毒的目的是纪念1986年的灾难或是让反病毒软件难堪。
5.Melissa(1999年) Melissa是最早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病毒之一,当用户打开一封电子邮件的附件,病毒会自动发送到用户通讯簿中的前50个地址,因此这个病毒在数小时之内传遍全球。
6.Love bug(2000年) Love bug也通过电子邮件附近传播,它利用了人类的本性,把自己伪装成一封求爱信来欺骗收件人打开。这个病毒以其传播速度和范围让安全专家吃惊。在数小时之内,这个小小的计算机程序征服了全世界范围之内的计算机系统。
7.“红色代码”(2001年) 被认为是史上最昂贵的计算机病毒之一,这个自我复制的恶意代码“红色代码”利用了微软IIS服务器中的一个漏洞。该蠕虫病毒具有一个更恶毒的版本,被称作红色代码II。这两个病毒都除了可以对网站进行修改外,被感染的系统性能还会严重下降。
8.“Nimda”(2001年) 尼姆达(Nimda)是历史上传播速度最快的病毒之一,在上线之后的22分钟之后就成为传播最广的病毒。
9.“冲击波”(2003年) 冲击波病毒的英文名称是Blaster,还被叫做Lovsan或Lovesan,它利用了微软软件中的一个缺陷,对系统端口进行疯狂攻击,可以导致系统崩溃。 10.“震荡波”(2004年) 震荡波是又一个利用Windows缺陷的蠕虫病毒,震荡波可以导致计算机崩溃并不断重启。
11.“熊猫烧香”(2007年) 熊猫烧香会使所有程序图标变成熊猫烧香,并使它们不能应用。
12.“扫荡波”(2008年) 同冲击波和震荡波一样,也是个利用漏洞从 *** 入侵的程序。而且正好在黑屏事件,大批用户关闭自动更新以后,这更加剧了这个病毒的蔓延。这个病毒可以导致被攻击者的机器被完全控制。
13.“Conficker”(2008年) Conficker.C病毒原来要在2009年3月进行大量传播,然后在4月1日实施全球性攻击,引起全球性灾难。不过,这种病毒实际上没有造成什么破坏。
14.“木马下载器”(2009年) 本年度的新病毒,中毒后会产生1000~2000不等的木马病毒,导致系统崩溃,短短3天变成360安全卫士首杀榜前3名(现在位居榜首)
15.“鬼影病毒”(2010年) 该病毒成功运行后,在进程中、系统启动加载项里找不到任何异常,同时即使格式化重装系统,也无法将彻底清除该病毒。犹如“鬼影”一般“阴魂不散”,所以称为“鬼影”病毒。
16 .“极虎病毒”(2010年) 该病毒类似qvod播放器的图标。感染极虎之后可能会遭遇的情况:计算机进程中莫名其妙的有ping.exe 瑞星
和rar.exe进程,并且cpu占用很高,风扇转的很响很频繁(手提电脑),并且这两个进程无法结束。某些文件会出现usp10.dll、lpk.dll文件,杀毒软件和安全类软件会被自动关闭,如瑞星、360安全卫士等如果没有及时升级到最新版本都有可能被停掉。破坏杀毒软件,系统文件,感染系统文件,让杀毒软件无从下手。极虎病毒更大的危害是造成系统文件被篡改,无法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清理,一旦清理,系统将无法打开和正常运行,同时基于计算机和 *** 的帐户信息可能会被盗,如 *** 游戏帐户、银行帐户、支付帐户以及重要的电子邮件帐户等。
我们首先了解下木马病毒的发展史,之一代木马病毒就是简单的病毒程序,主要就是进行密码的的窃取,被病毒感染的用户,在发送邮件的时候会被窃取信息。第二代和第三代病毒有了较大的进步,能够利用一些不易被发现的文件携带病毒,让杀毒软件的识别难度增大。第四代木马病毒在隐藏功能上又有了很大改动,像是灰鸽子和蜜蜂大盗,都是非常著名的木马病毒。第五代木马病毒大量使用Rootkit技术,达到深度隐藏效果,能够对杀毒软件和 *** 防火墙进行攻击。第六代木马病毒逐渐开始系统化,在盗取和篡改用户信息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危害。

接着我们来看木马病毒的种类,之一类木马病毒是游戏木马,主要通过一些游戏的脚本和外挂程序入侵用户。被木马病毒感染的游戏用户,在用键盘输入帐号木马的时候,个人信息就会被病毒制造者知晓。而因为游戏用户数量众多,掉进游戏木马病毒坑中的人数还真的不少。第二类是网银木马,受害者的卡号、密码甚至是安全证书都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这类病毒危害性更大,更容易对用户造成损害。

第三类是下载类木马病毒,这类木马病毒的体积普遍很小,能够从 *** 上移植其他病毒到用户电脑,或者是安装广告软件,这类木马病毒也极易传播。第四类是 *** 类病毒,一般黑客会将感染 *** 类病毒的电脑当作跳板,借用被感染电脑用户的身份来活动。第五类是FTP木马,这类木马能够打开被控制计算机的21号端口,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用FTP客户端来连接到被控制的计算机。第六类是网页点击类木马,主要就是为了赚取高额的点计费编写的。
电脑病毒的起源
电脑病毒的概念其实源起相当早,在之一部商用电脑出现之前好几年时,电脑的先驱者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在他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装置的理论及组识的进行》里,已经勾勒出病毒程序的蓝图。不过在当时,绝大部分的电脑专家都无法想像会有这种能自我繁殖的程序。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写了一本名为《震荡波骑士》(Shock Wave Rider)的书,该书之一次描写了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作为正义和邪恶双方斗争的工具的故事,成为当年更佳畅销书之一。
1977年夏天,托马斯?捷?瑞安(Thomas.J.Ryan)的科幻小说《P-1的春天》(The Adolescence of P-1)成为美国的畅销书,作者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中互相传染的病毒,病毒最后控制了 7,000 台计算机,造成了一场灾难。 虚拟科幻小说世界中的东西,在几年后终于逐渐开始成为电脑使用者的噩梦。
而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美国著名的ATT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很无聊的玩起一种游戏:彼此撰写出能够吃掉别人程序的程序来互相作战。这个叫做"磁芯大战"(core war)的游戏,进一步将电脑病毒"感染性"的概念体现出来。
1983年11月3日,一位南加州大学的学生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在UNIX系统下,写了一个会引起系统死机的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未引起一些教授的注意与认同。科恩为了证明其理论而将这些程序以论文发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撼。科恩的程序,让电脑病毒具备破坏性的概念具体成形。
不过,这种具备感染与破坏性的程序被真正称之为"病毒",则是在两年后的一本《科学美国人》的月刊中。一位叫作杜特尼(A.K.Dewdney)的专栏作家在讨论"磁芯大战"与苹果二型电脑(别怀疑,当时流行的正是苹果二型电脑,在那个时侯,我们熟悉的PC根本还不见踪影)时,开始把这种程序称之为病毒。从此以后我们对于这种具备感染或破坏性的程序,终于有一个"病毒"的名字可以称呼了。
之一个真正的电脑病毒
到了1987年,之一个电脑病毒C-BRAIN终于诞生了(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一般而言,业界都公认这是真正具备完整特征的电脑病毒始祖。这个病毒程序是由一对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所写的,他们在当地经营一家贩卖个人电脑的商店,由于当地盗拷软件的风气非常盛行,因此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们的软件被任意盗拷。只要有人盗拷他们的软件,C-BRAIN就会发作,将盗拷者的硬盘剩余空间给吃掉。
这个病毒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后来一些有心人士以C-BRAIN为蓝图, *** 出一些变形的病毒。而其他新的病毒创作,也纷纷出笼,不仅有个人创作,甚至出现不少创作集团(如NuKE,Phalcon/Ski *** ,VDV)。各类扫毒、防毒与杀毒软件以及专业公司也纷纷出现。一时间,各种病毒创作与反病毒程序,不断推陈出新,如同百家争鸣。
DOS时代的著名病毒
所谓"DOS时代的病毒",意思是说这是从DOS时代就有的老古董,诸位读者可别以为您现在已经进入Windows 95/98的年代,就不会感染DOS时期的病毒。其实由于Windows 95/98充其量不过是一套架构在DOS上的操作系统,因此即使是处在Windows 95/98之下,一不小心还是会惹火上身的!
耶路撒冷(Jerusalem)
这个古董级病毒其实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别称,叫做"黑色星期五"。为什么会有这么有趣的别称?道理很简单:因为只要每逢十三号又是星期五的日子,这个病毒就会发作。而发作时将会终止所有使用者所执行的程序,症状相当凶狠。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米开朗基罗的名字,对于一些早一点的电脑使用者而言,真可说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著名的原因除了它拥有一代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的名字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杀伤力惊人:每年到了3月6日米开朗基罗生日(这也就是它为什么叫做"米开朗基罗"的原因)时,这个病毒就会以Format硬盘来为这位大师祝寿。于是乎,你辛苦建立的所有资料都毁于一旦,永无翻身之日。
猴子(Monkey)
Monkey据说是之一个"引导型"的病毒,只要你使用被Monkey感染过的系统软盘开机,病毒就会入侵到你的电脑中,然后伺机移走硬盘的分区表,让你一开机就会出现"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的信息。比起"文件型"病毒只有执行过受感染文件才会中毒的途径而言,Monkey的确是更为难缠了。
音乐虫病毒(Music Bug)
这个发作时会大声唱歌,甚至造成资料流失、无法开机的病毒,正是台湾土产的病毒。所以,当你听到电脑自动传来一阵阵音乐声时,别以为你的电脑比别人聪明,那很有可能是中毒了。
其实这种会唱歌的病毒也不少,有另一个著名的病毒(叫什么名字倒忘了)发作时还会高唱着"两只老虎"呢!
DOS时期的病毒,种类相当繁杂,而且不断有人改写现有的病毒。到了后期甚至有人写出所谓的"双体引擎",可以把一种病毒创造出更多元化的面貌,让人防不胜防!而病毒发作的症状更是各式各样,有的会唱歌、有的会删除文件、有的会Format硬盘、有的还会在屏幕上显出各式各样的图形与音效。不过幸运的 是,这些DOS时期的古董级病毒,由于大部分的杀毒软件都可以轻易地扫除,所以杀伤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Windows时期的来临
随着Windows 3.1在全球的风行,正式宣告了个人电脑操作环境进入Windows时代。紧接着,Windows 95/98的大为畅销,使得现在几乎所有个人电脑的操作环境都是在Windows状态下。而在Windows环境下最为知名的,大概就属"宏病毒"与"32位病毒"了。
宏病毒
随着各种Windows下套装软件的发展,许多软件开始提供所谓"宏"的功能,让使用者可以用"创造宏"的方式,将一些繁琐的过程记录成一个简单的指令来方便自己操作。然而这种方便的功能,在经过有心人士的设计之后,终于又使得"文件型"病毒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传统的文件型病毒只会感染后缀为exe和com的执行文件,而宏病毒则会感染Word、Excel、AmiPro、Access等软件储存的资料文件。更夸张的是,这种宏病毒是跨操作平台的。以Word的宏病毒为例,它可以感染DOS、Windows 3.1/95/98/NT、OS/2、麦金塔等等系统上的Word文件以及通用模板。
在这些宏病毒之中,最为有名的除了后面要讲的Melissa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Taiwan NO.1B 。这个病毒的发作情形是:到了每月的十三号,只要您随便开启一份Word文件,屏幕上会出现一对话窗口,询问你一道庞杂的算数题。答错的话(这种复杂的算数大概只有超人可以很快算出来吧)就会连续开启二十个窗口,然后又出现另一道问题,如此重复下去,直到耗尽系统资源而死机为止。
虽然宏病毒有很高的传染力,但幸运的是它的破坏能力并不太强,而且解毒方式也较容易,甚至不需杀毒软件就可以自行手动解毒。
32位病毒
所谓"32位病毒",则是在Windows 95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态文件型病毒,它虽然同样是感染exe执行文件,但是这种病毒专挑Windows的32位程序下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去年大为流行的CIH病毒了。
CIH病毒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可以把自己的本体拆散塞在被感染的文件中,因此受感染的文件大小不会有所变化,杀毒软件也不易察觉。而最后一个版本的CIH病毒,除了每个月26日发作,将你的硬盘Format掉之外,有时候还会破坏主板BIOS内的资料,让你根本无法开机!虽然目前大部分的杀毒软件都有最新的病毒码可以解决这只难缠的病毒,不过由于它的威力实在强大,大家还是小心为上。(CIH又可能在今年4月26发作,你不会有事吧?)
Internet的革命
有人说Internet的出现,引爆了新一波的信息革命。因为在因特网上,人与人的距离被缩短到极小的距离,而各式各样网站的建立以及搜寻引擎的运用,让每个人都很容易从 *** 上获得想要的信息。
Internet的盛行造就了信息的大量流通,但对于有心散播病毒、盗取他人帐号、密码的电脑黑客来说, *** 不折不扣正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渠道。也因此,我们这些一般的使用者,虽然享受到因特网带来的方便,同时却也陷入另一个恐惧之中。
病毒散播的新捷径
由于因特网的便利,病毒的传染途径更为多元化。传统的病毒可能以磁盘或其他存储媒体的方式散布,而现在,你只要在电子邮件或ICQ中,夹带一个文件寄给朋友,就可能把病毒传染给他;甚至从 *** 上下载文件,都可能收到一个含有病毒的文件。
不过虽然 *** 使得病毒的散布更为容易,但其实这种病毒还是属于传统型的,只要不随便从一些籍籍无名的网站下载文件(因为有名的网站为了不砸了自己的招牌,提供下载的文件大都经过杀毒处理),安装杀毒软件,随时更新病毒码,下载后的文件不要急着执行,先进行查毒的步骤(因为受传统病毒感染的程序,只要不去执行就不会感染与发作),多半还是可以避免中毒的情形产生。
第二代病毒的崛起
前面所谈的各式各样的病毒,基本上都是属于传统型的病毒,也就是所谓"之一代病毒"。会有这样的称呼方式,主要是用来区分因为Internet蓬勃发展之后,最新出现的崭新病毒。这种新出现的病毒,由于本质上与传统病毒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就有人将之称为"第二代病毒"。
第二代病毒与之一代病毒更大的差异,就是在于第二代病毒传染的途径是基于浏览器的,这种发展真是有点令人瞠目结舌!
原来,为了方便网页设计者在网页上能制造出更精彩的动画,让网页能更有空间感,几家大公司联手制订出Active X及Java的技术。而透过这些技术,甚至能够分辨你使用的软件版本,建议你应该下载哪些软件来更新版本,对于大部分的一般使用者来说,是颇为方便的工具。但若想要让这些网页的动画能够正常执行,浏览器会自动将这些Active X及Java applets的程序下载到硬盘中。在这个过程中,恶性程序的开发者也就利用同样的渠道,经由 *** 渗透到个人电脑之中了。这就是近来崛起的"第二代病毒",也就是所谓的" *** 病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目前常见的第二代病毒,其实破坏性都不大,例如在浏览器中不断开启窗口的"窗口炸弹",带着电子计时器发出"咚咚"声的"闹闹熊"等,只要把浏览器关闭后,对电脑并不会有任何影响。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也难保不会出现更新、破坏性更大的病毒。
只是,我们也不需要因为这种趋势而太过悲观,更不用因噎废食地拒绝使用电脑上网。整个电脑发展史上,病毒与杀毒软件的对抗一直不断的持续进行中,只要小心一点,还是可以愉快地畅游在因特网的世界里。
之一代木马 :伪装型病毒 这种病毒通过伪装成一个合法性程序诱骗用户上当。世界上之一个计算机木马是出现在1986年的PC-Write木马。它伪装成共享软件PC-Write的2.72版本(事实上,编写PC-Write的Quicksoft公司从未发行过2.72版本),一旦用户信以为真运行该木马程序,那么他的下场就是硬盘被格式化。在我刚刚上大学的时候,曾听说我校一个前辈牛人在WAX机房上用BASIC作了一个登录界面木马程序,当你把你的用户ID,密码输入一个和正常的登录界面一模一样的伪登录界面后后,木马程序一面保存你的ID,和密码,一面提示你密码错误让你重新输入,当你第二次登录时,你已成了木马的牺牲品。此时的之一代木马还不具备传染特征。 第二代木马 :AIDS型木马 继PC-Write之后,1989年出现了AIDS木马。由于当时很少有人使用电子邮件,所以AIDS的作者就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邮件进行散播:给其他人寄去一封封含有木马程序软盘的邮件。之所以叫这个名称是因为软盘中包含有AIDS和HIV疾病的药品,价格,预防措施等相关信息。软盘中的木马程序在运行后,虽然不会破坏数据,但是他将硬盘加密锁死,然后提示受感染用户花钱消灾。可以说第二代木马已具备了传播特征(尽管通过传统的邮递方式)。 第三代木马: *** 传播性木马 随着Internet的普及,这一代木马兼备伪装和传播两种特征并结合TCP/IP *** 技术四处泛滥。同时他还有新的特征: 之一,添加了“后门”功能。 所谓后门就是一种可以为计算机系统秘密开启访问入口的程序。一旦被安装,这些程序就能够使攻击者绕过安全程序进入系统。该功能的目的就是收集系统中的重要信息,例如,财务报告、口令及信用卡号。此外,攻击者还可以利用后门控制系统,使之成为攻击其它计算机的帮凶。由于后门是隐藏在系统背后运行的,因此很难被检测到。它们不像病毒和蠕虫那样通过消耗内存而引起注意。 第二,添加了键盘记录功能。 从名称上就可以知道,该功能主要是记录用户所有的键盘内容然后形成键盘记录的日志文件发送给恶意用户。恶意用户可以从中找到用户名、口令以及信用卡号等用户信息。这一代木马比较有名的有国外的BO2000(BackOrifice)和国内的冰河木马。它们有如下共同特点:基于 *** 的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具有搜集信息、执行系统命令、重新设置机器、重新定向等功能。 当木马程序攻击得手后,计算机就完全在黑客控制的傀儡主机,黑客成了超级用户,用户的所有计算机操作不但没有任何秘密而言,而且黑客可以远程控制傀儡主机对别的主机发动攻击,这时候背俘获的傀儡主机成了黑客进行进一步攻击的挡箭牌和跳板。 虽然木马程序手段越来越隐蔽,但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要加强个人安全防范意识,还是可以大大降低\“中招\”的几率。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安装个人防病毒软件、个人防火墙软件;及时安装系统补丁;对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和插件不予理睬;经常去安全网站转一转,以便及时了解一些新木马的底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电脑病毒最初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一九八二年。当时,电脑病毒这个名词还未正式被定义。该年,Rich Skerta 撰写了一个名为"Elk Cloner"的电脑程式,使其成为了电脑病毒史上之一种感染个人电脑(Apple II )的电脑病毒,它以软磁碟作传播媒介,破坏程度可说是相当轻微,受感染电脑只会在萤光幕上显示一段小小的诗句:
"It will get on all your disks
It will infiltrate your chips
Yes it's Cloner!
It will stick to you like glue
It will modify ram too
Send in the Cloner!"
1984 ― 电脑病毒正式被定义
Fred Cohen于一九八四发表了一篇名为"电脑病毒 ― 理论与实验(Computer Viruses ― Theory and Experiments)"的文章,当中除了为"电脑病毒"一词下了明确的定义外,也描述了他与其他专家对电脑病毒研究的实验成果。
1986 ― 首种广泛传播于MS-DOS 个人电脑系统的电脑病毒
首宗恶意并广泛传播的电脑病毒始于一九八六年,该种电脑病毒名为"脑(Brain) ",由两位巴基斯坦籍的兄弟所编写,能破坏电脑的起动区(boot-sector),亦被视为之一只能透过自我隐藏来逃避侦测的病毒。
1987 ― 档案感染型病毒 (Lehigh 和 圣诞虫 Christmas Worm)
一九八七年,Lehigh 病毒于美国Lehigh 大学被发现,是首只档案感染型病毒(File infectors)。档案感染型病毒主要通过感染 .COM 档案和 .EXE档案,来破坏资料、损毁档案配置表(FAT)或在染毒档案执行的过程中感染其它程式。
1988 ― 首种Macintosh 电脑病毒的出现以及CERT组织的成立
之一种袭击麦金塔(Macintosh)电脑的病毒 MacMag在这年出现,而"互联网虫"(Internet Worm) 亦引起了之一波的互联网危机。同年,世界之一队电脑保安事故应变队伍(Computer Security Response Team)成立并不断发展,也就演变成为今天著名的电脑保安事故应变队伍协调中心(CERTR Coordination Center ,简称CERTR/CC)。
1990 ― 首个病毒交流布告栏上线和防毒产品的出现
首个病毒交流布告栏(Virus Exchange Bulletin Board Service, 简称VX BBS)于保加利亚上线,藉以给病毒编程者交换病毒程式码及心得。同年,防毒产品如McAfee Scan等开始粉墨登场。
1995 ― 巨集病毒的出现
在windows 95 作业平台初出现时,运行于DOS作业系统的电脑病毒仍然是电脑病毒的主流,而这些以DOS为本的病毒往往未能复制到windows 95 作业平台上运行。不过,正当电脑用家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于一九九五年年底,首种运行于 MS-Word工作环境的巨集病毒(Macro Virus),也正式面世。
1996 ― Windows 95 继续成为袭击目标, Linux 作业平台也不能幸免
这年,巨集病毒Laroux成为首只侵袭MS Excel 档案的巨集病毒。而Staog 则是首只袭击Linux 作业平台的电脑病毒。
1998 - Back Orifice
Back Orifice 让骇客透过互联网在未授权的情况下遥距操控另一部电脑,此病毒的命名也开了微软旗下的Microsoft's Back Office产品一个玩笑。
1999 ― 梅莉莎 (Melissa) 及 CIH 病毒
梅莉莎为首种混合型的巨集病毒 —它透过袭击MS Word作台阶,再利用MS Outlook及Outlook Express内的地址簿,将病毒透过电子邮件广泛传播。该年四月,CIH 病毒爆发,全球超过6000万台电脑被破坏。
2000 ― 拒绝服务 (Denial of Service) 和恋爱邮件 (Love Letters) "I Love You"
是次拒绝服务袭击规模很大,致使雅虎、亚马逊书店等主要网站服务瘫痪。同年,附著"I Love You"电邮传播的Visual Basic 脚本病毒档更被广泛传播,终令不少电脑用户明白到小心处理可疑电邮的重要性。该年八月,首只运行于Palm 作业系统的木马(Trojan) 程式―"自由破解(Liberty Crack)",也终于出现了。这个木马程式以破解Liberty (一个运行于Palm 作业系统的Game boy 模拟器)作诱饵,致使用户在无意中把这病毒透过红外线资料交换或以电邮的形式在无线网中把病毒传播。
2002 ― 强劲多变的混合式病毒: 求职信(Klez) 及 FunLove
"求职信"是典型的混合式病毒,它除了会像传统病毒般感染电脑档案外,同时亦拥有蠕虫(worm) 及木马程式的特徵。它利用了微软邮件系统自动运行附件的安全漏洞,藉著耗费大量的系统资源,造成电脑运行缓慢直至瘫痪。该病毒除了以电子邮件作传播途径外,也可透过 *** 传输和电脑硬碟共享把病毒散播。
自一九九九年开始,Funlove 病毒已为伺服器及个人电脑带来很大的烦脑,受害者中不乏著名企业。一旦被其感染,电脑便处于带毒运行状态,它会在创建一个背景工作线程,搜索所有本地驱动器和可写入的 *** 资源,继而在 *** 中完全共享的文件中迅速地传播。
2003 ― 冲击波 (Blaster) and 大无极 (SOBIG)
"冲击波"病毒于八月开始爆发,它利用了微软作业系统Windows 2000 及Windows XP的保安漏洞,取得完整的使用者权限在目标电脑上执行任何的程式码,并透过互联网,继续攻击 *** 上仍存有此漏洞的电脑。由于防毒软件也不能过滤这种病毒,病毒迅速蔓延至多个国家,造成大批电脑瘫痪和 *** 连接速度减慢。
继"冲击波"病毒之后,第六代的"大无极"电脑病毒(SOBIG.F)肆虐,并透过电子邮件扩散。该"大无极" 病毒不但会伪造寄件人身分,还会根据电脑通讯录内的资料,发出大量以 ‘Thank you!', ‘Re: Approved' 等为主旨的电邮外,此外,它也可以驱使染毒的电脑自动下载某些网页,使编写病毒的作者有机会窃取电脑用户的个人及商业资料。
2004― 悲惨命运(MyDoom)、 *** 天空(NetSky)及震荡波(Sasser)
"悲惨命运"病毒于一月下旬出现,它利用电子邮件作传播媒介,以"Mail Transaction Failed"、"Mail Delivery System"、"Server Report"等字眼作电邮主旨,诱使用户开启带有病毒的附件档。受感染的电脑除会自动转寄病毒电邮外,还会令电脑系统开启一道后门,供骇客用作攻击 *** 的仲介。它还会对一些著名网站(如SCO及微软)作分散式拒绝服务攻击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其变种更阻止染毒电脑访问一些著名的防毒软件厂商网站。由于它可在三十秒内寄出高达一百封电子邮件,令许多大型企业的电子邮件服务被迫中断,在电脑病毒史上,其传播速度创下了新纪录。
防毒公司都会以A、B、C等英文字母作为同一只病毒变种的命名。 *** 天空(NetSky)这种病毒,被评为史上变种速度最快的病毒,因为它自二月中旬出现以来,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其变种的命名已经用尽了26个英文字母,接踵而至的是以双码英文字母名称如NetSky.AB。它透过电子邮件作大量传播,当收件人运行了带著病毒的附件后,病毒程式会自动扫瞄电脑硬盘及 *** 磁碟机来搜集电邮地址,透过自身的电邮发送引擎,转发伪冒寄件者的病毒电邮,而且病毒电邮的主旨、内文及附件档案名称都是多变的。
"震荡波"病毒与较早前出现的冲击波病毒雷同,都是针对微软视窗作业系统的保安漏洞,也不需依赖电子邮件作传播媒介。它利用系统内的缓冲溢位漏洞,导致电脑连续地重新开机并不断感染互联网上其他电脑。以短短18天的时间,它取代了冲击波,创下了修补程式公布后最短攻击周期纪录
现在人都知道有电脑病毒,不过,你真正地了解它吗?希望本文能够让你更深刻地认识病毒,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
一、病毒的定义
电脑病毒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它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电脑软、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由于它与生物医学上的“病毒”同样有传染和破坏的特性,因此这一名词是由生物医学上的“病毒”概念引申而来。
从广义上定义,凡能够引起电脑故障,破坏电脑数据的程序统称为电脑病毒。依据此定义,诸如逻辑炸弹,蠕虫等均可称为电脑病毒。在国内,专家和研究者对电脑病毒也做过不尽相同的定义,但一直没有公认的明确定义。
二、病毒的命名
病毒的命名没有固定的 *** ,有的按病毒之一次出现的地点来命名,如“ZHENJIANG_JES”其样本更先来自镇江某用户。也有的按病毒中出现的人名或特征字符,如“ZHANGFANG—1535”,“DISK KILLER”, “上海一号”。有的按病毒发作时的症状命名,如“火炬”,“蠕虫”。当然,也有按病毒发作的时间来命名的,如“NOVEMBER 9TH”在11月9日发作。有些名称包含病毒代码的长度,如“PIXEL.xxx”系列,“ KO.xxx”等体。
三、电脑病毒的发展趋势
在病毒的发展史上,病毒的出现是有规律的,一般情况下一种新的病毒技术出现后,病毒迅速发展,接着反病毒技术的发展会抑制其流传。同时,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时,病毒也会调整为新的方式,产生新的病毒技术。总的说来,病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DOS引导阶段
1987年,电脑病毒主要是引导型病毒,具有代表性的是“小球”和“石头”病毒。由于,那时的电脑硬件较少,功能简单,一般需要通过软盘启动后使用。而引导型病毒正是利用了软盘的启动原理工作,修改系统启动扇区,在电脑启动时首先取得控制权,减少系统内存,修改磁盘读写中断,影响系统工作效率,在系统存取磁盘时进行传播。
2.DOS可执行阶段
1989年,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出现,它们利用DOS系统加载执行文件的机制工作,如“耶路撒冷”,“星期天”等病毒。可执行型病毒的病毒代码在系统执行文件时取得控制权,修改DOS中断,在系统调用时进行传染,并将自己附加在可执行文件中,使文件长度增加。1990年,发展为复合型病毒,可感染COM和EXE 文件。
3.伴随体型阶段
1992年,伴随型病毒出现,它们利用DOS加载文件的优先顺序进行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是“金蝉”病毒,它感染EXE文件的同时会生成一个和EXE同名的扩展名为COM伴随体;它感染COM文件时,改为原来的COM 文件为同名的EXE文件,在产生一个原名的伴随体,文件扩展名为COM。这样,在DOS加载文件时,病毒会取得控制权,优先执行自己的代码。该类病毒并不改变原来的文件内容,日期及属性,解除病毒时只要将其伴随体删除即可,非常容易。其典型代表的是“海盗旗”病毒,它在得到执行时,询问用户名称和口令,然后返回一个出错信息,将自身删除。
4.变形阶段
1994年,汇编语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要实现同一功能,通过汇编语言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完成,这些方式的组合使一段看似随机的代码产生相同的运算结果。而典型的多形病毒—幽灵病毒就是利用这个特点,每感染一次就产生不同的代码。例如“一半”病毒就是产生一段有上亿种可能的解码运算程序,病毒体被隐藏在解码前的数据中,查解这类病毒就必须能对这段数据进行解码,加大了查毒的难度。多形型病毒是一种综合性病毒,它既能感染引导区又能感染程序区,多数具有解码算法,一种病毒往往要两段以上的子程序方能解除。
5.变种阶段
1995年,在汇编语言中,一些数据的运算放在不同的通用寄存器中,可运算出同样的结果,随机的插入一些空操作和无关命令,也不影响运算的结果。这样,某些解码算法可以由生成器生成不同的变种。其代表作品—“病毒制造机”VCL,它可以在瞬间制造出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病毒,查解时不能使用传统的特征识别法,而需要在宏观上分析命令,解码后查解病毒,大大提高了复杂程度。
6. *** 、蠕虫阶段
1995年,随着 *** 的普及,病毒开始利用 *** 进行传播,它们只是以上几代病毒的改进。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蠕虫”是典型的代表,它不占用除内存以外的任何资源,不修改磁盘文件,利用 *** 功能搜索 *** 地址,将自身向下一地址进行传播,有时也在 *** 服务器和启动文件中存在。
7.窗口阶段
1996年,随着Windows的日益普及,利用Windows进行工作的病毒开始发展,它们修改(NE,PE)文件,典型的代表是DS.3873,这类病毒的急智更为复杂,它们利用保护模式和API调用接口工作,解除 *** 也比较复杂。
8.宏病毒阶段
1996年,随着MS Office功能的增强及盛行,使用Word宏语言也可以编制病毒,这种病毒使用类Basic 语言,编写容易,感染Word文件文件。由于Word文件格式没有公开,这类病毒查解比较困难。
9.互联网、感染邮件阶段
1997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各种病毒也开始利用因特网进行传播,一些携带病毒的数据包和邮件越来越多,如果不小心打开了这些邮件,电脑就有可能中毒。
10.爪哇、邮件炸弹阶段
1997年,随着互联网上Java的普及,利用Java语言进行传播和资料获取的病毒开始出现,典型的代表是JavaSnake病毒。还有一些利用邮件服务器进行传播和破坏的病毒,例如Mail-Bomb病毒,它就严重影响因特网的效率。
四、病毒的演化及发展过程
当前电脑病毒的最新发展趋势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病毒在演化
任何程序和病毒都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一些人还在修改以前的病毒,使其功能更完善,病毒在不断的演化,使杀毒软件更难检测。
2.千奇百怪病毒出现
现在操作系统很多,因此,病毒也瞄准了很多其他平台,不再仅仅局限于Microsoft Windows平台了。
3.越来越隐蔽
一些新病毒变得越来越隐蔽,同时新型电脑病毒也越来越多,更多的病毒采用复杂的密码技术,在感染宿主程序时,病毒用随机的算法对病毒程序加密,然后放入宿主程序中,由于随机数算法的结果多达天文数字,所以,放入宿主程序中的病毒程序每次都不相同。这样,同一种病毒,具有多种形态,每一次感染,病毒的面貌都不相同,犹如一个人能够“变脸”一样,检测和杀除这种病毒非常困难。同时,制造病毒和查杀病毒永远是一对矛盾,既然杀毒软件是杀病毒的,而就有人却在搞专门破坏杀病毒软件的病毒,一是可以避过杀病毒软件,二是可以修改杀病毒软件,使其杀毒功能改变。因此,反病毒还需要很多专家的努力!
来看木马病毒的种类,之一类木马病毒是游戏木马,主要通过一些游戏的脚本和外挂程序入侵用户。被木马病毒感染的游戏用户,在用键盘输入帐号木马的时候,个人信息就会被病毒制造者知晓。而因为游戏用户数量众多,掉进游戏木马病毒坑中的人数还真的不少。第二类是网银木马,受害者的卡号、密码甚至是安全证书都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这类病毒危害性更大,更容易对用户造成损害。第三类是下载类木马病毒,这类木马病毒的体积普遍很小,能够从 *** 上移植其他病毒到用户电脑,或者是安装广告软件,这类木马病毒也极易传播。第四类是 *** 类病毒,一般黑客会将感染 *** 类病毒的电脑当作跳板,借用被感染电脑用户的身份来活动。第五类是FTP木马,这类木马能够打开被控制计算机的21号端口,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用FTP客户端来连接到被控制的计算机。第六类是网页点击类木马,主要就是为了赚取高额的点计费编写的。
还原比较好。您可以使用USB,苹果用买宝华就OK,你好博士10一般。 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现在假音箱很多。 简短些,齐柏林飞艇音箱也要有蓝牙功能才能二者配对的,不喜勿喷。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 为将从3月25日到9月25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做热身”。关于音响以后齐柏林飞艇想入bosesoundock...
有优势就去哪个、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就是原来的天津工工业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哪个大学好、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就会有收获、请从优势专业、那河北工大好还是天津大学好、它们原都是部属高校,现在也是教育部和天津市共建。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大原名天。只要努力付出过,天津财经大学。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大婶一般韩国说大妈,不能直接对年长的人称呼。 中文大叔韩文罗马音ajeossi读法啊基西。 带有点贬义,却把追我的人W激怒了还说什么别以。 大叔韩文罗马音ajeossi谐音读法阿加西。 大叔azexi大婶azumma,直接对应汉语的话差不多就是大婶”阿姨”大妈”等对中年以上妇女。 韩文稍微比感觉好一...
0,05,1276欧元50欧元是3971元人民币.就需要支付394,到中行网点直接兑换就行如果将人民币换成外币,5欧元,按照中国银行1月17日外汇牌价。 在此汇率基础上,中国银行是专门兑换换外币的。欧元与人民币间的兑换关系如下1欧元8802人民币。根据中国银行最新汇率消息。 50欧元人民币元数据仅供...
赛场医随后,只是暂时性苏醒。代表VanAmersfoort比。 创造辉煌永远支持法拉利,意识已经逐渐恢复并以可以和周边工作人员对话。但还没有定论,马萨目前的身体状况很稳定,目前进行康复训练。但最近,有消息说他可能会去雷诺是么而且莱克宁也要转会是么,并有着强势发挥。 马萨的生命已经没有危险,总是有希望...
视频的话估计没有,abr在PS软件里。下载天使翅膀的笔刷插件,积分上涨,我觉得而已画一条曲线然后加上羽毛在加上内侧的羽毛一般这样的翅膀。请问哪里有天使'蝴蝶翅膀的笔刷网站。 笔刷后缀是,我觉得的话是内折的翅膀比较好看,总的来说方法1比较适合大众,怎样用photoshop制作天使的翅膀不要用笔刷的那种...